发布时间:2018/10/19 16:22:21
抓住机遇者,在最恰当的节点搭乘改革开放的列车,行稳致远;抓不住机遇者,未挤上改革开放的列车,只能遥望下一个站点,路远且阻!
历史,总是在时间、空间的两个维度上奋笔书写。
改革开放犹如一列从历史深处驶向广阔未来的有轨列车,沿着时间、空间铺设的轨道,呼啸前行。她在每一个节点上,经停,载客,鸣笛,启程。
抓住机遇者,在最恰当的节点搭乘改革开放的列车,行稳致远;抓不住机遇者,未挤上改革开放的列车,只能遥望下一个站点,路远且阻!
1987年,改革开放9周年。盐城,抓住了一个历史性机遇——国家规划在苏北沿海修筑一条铁路,盐城打着“站票”抢乘了这趟列车。几经争取、几经周折后,1992年,改革开放14周年,国家计委终于批准新长铁路列项。这一条铁路贯通盐城南北,盐城段占全线总长的三分之一。
2005年7月1日,改革开放的列车驶过了27周年的风雨历程,就在这一天,新长铁路全线贯通,盐城人,第一次在家门口听到雄浑激起的火车汽笛声。盐城,彻底告别了“地无寸铁”的历史。
但是,盐城人没有就此“下车”,盐城人还继续乘坐着接续前行的列车,奔向打造交通枢纽的下一个站点,“高铁梦”开始装入了盐城人逐梦远行的“行李箱”。
改建,还是新建?
在地理版图上,每一座城市,都有一个联结世界的枢纽梦!但是,地处黄海之滨的盐城,面朝大海,远离腹地,要从“交通末梢”成为“交通枢纽”,很多人认为——不可能!
不可能,不是盐城人要的答案!
不可能,是鞭策盐城人一路前行的强劲动力!
市委、市政府确立编织交通“一张网”,建成“5+1”高速铁路网,形成高铁、高速、航空、城乡公路、港口的立体化格局,奋力从交通末梢跳进交通枢纽,将世界揽入怀中。
“5+1”高速铁路网,从地图上俯瞰下去呈“倒K字”形,“K”就象一只张开的手,从盐阜大地出发,分别向西、南、北三个方向,延伸、舒展、联结。
“倒K字”的交汇点,就是“5+1”中的“1”,即盐徐、盐连、盐通、盐泰锡常宜等高速铁路在盐城市区交汇的综合客运枢纽站,它既是高铁建设的节点工程,也是多种交通方式“零换乘”的综合客运枢纽。
为了拿到客运枢纽站的“通行证”,盐城人与争取铁路建设项目一样,同样走过了艰辛曲折的历程。
时间回溯到2004年6月,随着新长铁路盐城段的建成通车,新长铁路盐城站亦正式投入使用。但是,规划设计单位由于对火车客流量的预估不足,盐城火车站在投入使用后,即存在着“人密站小”的突出矛盾,给旅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。为化解矛盾,火车站被重新规划设计,即在盐城火车站原有基础上进行改扩建,于2007年2月正式投入营运。
当盐城高铁建设的5条线路,依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和紧锣密鼓地推进时,高铁的节点工程——盐城站同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。
围绕盐城站建设,当时传递出两种不同的声音:
一种声音:建议对盐城火车站加以改扩建为高铁站。“声源”来自上海铁路局和苏北铁路公司。而且,在盐徐高铁线建设的初步设计中,盐城站已确定为改扩建,且得到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批复同意。
另一种声音:新建盐城高铁站。“声源”来自盐城市委、市政府。因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,交通压力也会随之增大。同时,交通出行方式的变化,也增加了交通线路的复杂性。如果仅仅是在盐城站基础上改建,盐城在高铁通车后,也会被卡在“最后一米”上。所以,盐城不能没有客运枢纽。
在涉及重大项目的投入上,一种意见要说服另一种意见,并非易事!
围绕改建,还是新建,两个不同的声音在讨论:
新长铁路盐城站开通运营之初,就因“人密站小”的矛盾不得不改扩建。前车之鉴,后事之师。走向高铁时代的盐城站切不可走老路,要建就一步到位。
“综合客运枢纽,既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工程,又是方便群众出行的民心工程。建好综合客运枢纽,对于提升城市形象、改善为民服务、提高运输效率、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。我们一定下定决心、排除万难,千方百计把这个基础项目建好,将这个民心工程做实。”
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表态,铿锵有力,落地有声。
为争取综合客运枢纽项目落地,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,南上北下,到南京、北京、上海,四处奔走争取,市交通局、市铁路办的负责人带领团队一线冲锋,拿方案、写材料、出报告,全力配合市领导,为争取项目废寝忘食、宵衣旰食。
2015年9月,我市向中国铁路总公司报送了《关于请求调整盐徐高铁盐城站改建方案的函》,商请不再采用原初步设计方案的改建既有盐城站的方案,改由在世纪大道以北、青年路以南,范公路以东、通榆河以西,建设新的高铁、普铁共用的新车站,计划与盐徐高铁同步建成使用。
书面报告交上去后,却迟迟未见回复。
机遇,坐等不来!市领导再次主动出击,前往中国铁路总公司当面商谈力争。这次上门会商,市领导有了新想法:京沪高铁只有一条道,而盐城5条线路的“倒K字”形铁路网建成后,可利用盐徐高铁线上的淮安节点,打通北京至淮安至盐城,再经盐通高铁至上海的京沪高铁第二通道。
京沪高铁第二通道的首次提出,让参与会商的各方领导眼前一亮!现有的京沪高铁将整个苏北除徐州外,全部排除在外。有了第二通道后,淮安、盐城、南通将成为又一条京沪高铁线上的节点城市,其重大的战略意义,不言而喻!
“第二通道”的首次提出,赋予了这次商谈会重大的历史意义。中国铁路总公司改变了在原盐城站址上改扩建的思路。2016年7月,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书面同意“对既有盐城站南移新建,盐城站南移方案实施工程纳入盐徐高铁变更设计。”
“千锤百炼始成钢”
铁路建设关乎发展、直系民生,群众关心、社会关注。
涉及重大民生项目的决策,必须以“科学决策、民主决策”为前提,倾听民意,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,这是市委、市政府坚定不移、牢牢守住的决策底线。
综合客运枢纽站项目落地盐城的决策过程,就是盐城市委、市政府坚持科学决策、民主决策的一个范例。
“综合客运枢纽项目,得到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书面同意,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,在随后的设计征集、方案比选、民意征集、民主决策中,我们打出了一套深得民意的组合拳。”
市交通局党委书记、市铁路办主任管亚光将这一科学决策、民主决策的过程,比喻成“千锤百炼始成钢”。
在争取到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项目立项后,我市快速行动,以开放式视野、国际化眼光,邀请国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、顶级设计大师参加项目规划设计。市铁路办先后进行了三轮的国际方案征集,共征集到9个应征方案。
方案到手后,紧接着就是方案的比选:2017年1月,中国铁路总公司经济规划研究院在盐城召开概念设计方案介绍会,结合盐城的方案征集,对9家设计单位明确了具体要求。3月1日,时任市长戴源带领市交通局、市铁路办的负责人,到北京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再行对接,进一步落实盐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站的面积和站型事宜。
双方在会谈中,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一位领导曾这样感叹:“你们盐城人办事,开的是前进档,事事争主动,时时谋铁路,像你们这样快节奏、高效率的,还真少见。”
戴源笑答:“我们建设的高铁项目,就得用高铁速度办事。盐城人现在都掂着脚望着北京,我们从北京带回去的每一个消息,都会让盐城的父老乡亲们振奋。所以,我们出来一趟,就得带回更多的利好消息,要是无功而返,这责任我们可担当不起啊。”
话虽随意,其中的真情,却日月可鉴!
盐城人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办事风格,同样感动着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上上下下。就在戴源市长从北京返回后不久,3月14日,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、苏北铁路公司,就组织了项目方案评审会。经过专家审查、比选论证、积分排名等程序后,从9个应征方案评选出3个方案,提交盐城市征询意见。